民间信仰

孙和声:华族信什么教?

民间信仰 http://www.folkbelief.com 2020-03-27 02:58 出处:网络 编辑:@国学
根据2010年人口调查,大马人的宗教信仰分类为穆斯林60.4%、佛教徒19.2%、基督教徒9.1%、兴都教徒6.3%、华人传统信仰3.7%、无宗教信仰者0.8%及其他0.7%。

根据2010年人口调查,大马人的宗教信仰分类为穆斯林60.4%、佛教徒19.2%、基督教徒9.1%、兴都教徒6.3%、华人传统信仰3.7%、无宗教信仰者0.8%及其他0.7%。

就华族而言, 其分类则是佛教徒76% , 传统信仰者占10.8% , 基督徒9.5%;无宗教信仰者1.6%,穆斯林1%及其他0.4%。从信仰趋势看,华族中信奉基督教与伊斯兰这两种传教性宗教的信徒在递增。

在1970 年, 信伊斯兰的华族仅有0.2%,而信基督教者为3.5%。在1991年时,华族基督徒也只递增到4.6%,可到了2000年就剧升到9 .5%与2010年同。显见基督教在华社颇有市场。其实,在东马的土著中也有49.7%是基督教徒,40.8%是穆斯林,这两种传教性宗教均很努力传教。

信奉民族宗教者递减

就华族而言,佛教(也是世界性的传教性宗教)的信仰者颇有起伏,如在1970年是78.9%,1980年是55.8%,1991年是72%,以及2000年是76%,也就是从1980年起华族佛教徒在递增,而传统信仰者则在递减,如在1980年,儒/道/传统信仰者是38.5%;1991年是20.4%,2000年是10.5%及2010年是10.8%。

这趋势是,信奉世界性传教型宗教者有递增,而信奉民族宗教者在递减。同理,无宗教信仰者也从1970年的4.9%递减到2010年的1.6%。

如何解读这个趋势?按照社会学的世俗化理论(secularism),随著科学知识的普及,宗教信仰者特别是有神论者的人口应会递减,如在西北欧诸国;可耐人寻思的是在前共产国家,如前苏联尽管搞了几十年的科学无神论宣传,解体后的各类宗教信仰者却大增,可见社会学科的理论不见得可靠。

或许从长远的总趋势来看,世俗化有其可信的一面,只是间中可能出现曲折反复的现象。

其实,做为一种世界的传教性宗教,基督教与佛教不仅在华社的影响力递增,在中国亦然。这两大传教性宗教在当前中国传得颇快,甚至有人预言,中国有可能有一天成为世界上最多基督教徒与佛教徒的国家。

从统计局的数字来看,华族信奉基督教人口递增应是可信的;只是真实信奉佛教的人口是否高达76%,则只能说是仅供参考。无疑自1980年代以来,佛教在华社日趋活跃,特别是来自台湾的慈济功德会、佛光山、法鼓山、一贯道等及来自日本的日莲正宗与创价学会;只是,也应看到一般来说,华族对儒释道这三大传统伦理体系与宗教,是持开放与兼容并蓄态度的。

也就是说,华族不在意被归类为佛教徒。当人口调查员问及他们的信仰时,他们可能随口答是佛教徒。伸言之,这76%佛教徒中,应有很大部份挂名佛教徒或儒释道三教兼信的传统民间信仰者。

中国儒释道合流趋势

历史地看,自11世纪以来,中国本土便出现了三教一家,万善归一的儒释道合流趋势;且自15世纪以来,不论是正统佛教或道教,均处于衰落状况,传统的民间信仰反而充满活力。这些传统民间信仰大体上是非制度化宗教。也就是,并无正规的神职人员、权威典籍与组织,而仅仅是一种不那么正规的神灵信仰;其中有相当部份又与道教相关,如农历廿三或廿四送灶神爷,较后的贴门神或过年时的接财神或大马华族流行的拜天公(即玉皇大帝)等。

这也突显出,道教的正规信徒虽不多,可实际上实践道教信仰者都不少。同理,不少民间信仰也是三教不分,甚而至于有三一教或五教合一的德教,也因为多数兼信,故统计上虽然佛教徒递增,可传统信仰者未必如统计数字所显示的那么少。因为有这种兼容并蓄的传统,即便是无神论者也不特别在乎被归类为佛教徒或传统儒/道/民间信仰者。这是华族信仰的一大特色。

从信仰内容来看,华族的信仰也是够多样化的,特别是闽南人。整体上言,华族有敬天祭祖的传统。至于敬天、祭祖是否一种宗教行为,各有各说。传统节目庆典如过年、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节目,基本上可视为一种民俗,而不具严格意义的宗教内容。从性质上言,华族的节日庆典或民俗多与祈福消灾、驱疫去邪、纳福迎祥有关,颇为现实现世的。

宗教皆有功利面向

有些人会认为,这类信仰过于世俗与富有功利动机;只是深层地看,哪一种宗教是非功利的?

基督教与伊斯兰相信来世与末日审判,祈望自己能进天堂而非入地狱;佛教谈因果,重修行,终极目标无非也是要进入极乐世界。这不也是功利动机吗?主流宗教均要求信徒敬畏所信的神,也要求信徒多行善避恶,以便死后能进入永恒的乐园。这自有其激励作用,也起著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可减缓人类怕死或死后不知去向的焦虑,这有其积极的心理作用。

生命有极限,人世也充满无常与不确定性,各类制度化或非制度化的宗教或民间信仰也因人类的需要应运而生,这自有其合理性,也不必用什么科学的大道理来把宗教与科学知识对立起来。

毕竟,科学的归科学,宗教的归宗教,他们属于不同的领域,也满足人类不同的需要;只要不是伤天害理的,行骗诈财或提倡暴力的宗教,均不妨宽以待之。就华族民间信仰言,它看起来颇俗之,但也俗得可爱,充满人间烟味,颇具包容性。虽然,严格的一神教徒会对此不以为然,可这就是华族特色。对此,就得用彼此包容的态度来待之。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