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龙王信仰初探
摘要:“龙王”一词最早随佛经传入, 结合之前中国本土原有的龙的形象, 又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最终成为在儒、释、道以及民间信仰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神灵。五台山的龙王传说历史悠久, 唐代《古清凉传》、宋代《广清凉传》《续清凉传》等史志中多有记载, 发展到今天, 形成了以“五爷”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龙王信仰。五台山龙王信仰随佛教传入而产生, 但又带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作者简介:许宏伟 (1986-) , 男, 山西太原人,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为佛教。
收稿日期:2017-07-25
基金:山西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青年课题 (YQN2017008)
Received:2017-07-25
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的图腾之一, 红山、仰韶、大汶口、龙山、河姆渡、陶寺等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文化遗址中均有龙的形象出现;到秦汉以后, 龙成为中国古代封建君主的象征, 皇权的标志。而“龙王”一词则并非中国原有, 而是在两晋时随佛经传入。而五台山地区自元代以来就汉藏佛教并行、僧俗共居, 除佛教以外的民间信仰也种类繁多、流传广泛, 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佛教传入五台山后, 龙王信仰自然也随之传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 最初来自于佛教的“龙王”与民间信仰中的“龙王”相互渗透、融合, 相比其他地区的龙王信仰, 更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到今天, 以“五爷”信仰为代表的五台山龙王信仰空前兴盛, 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一、佛经中“龙王”的传入与演变
西晋竺法护翻译的《佛说海龙王经》记载佛陀为海龙王说法的故事。法立、法炬翻译的《大楼炭经》则详细介绍了龙的种类:“佛告比丘言:有四种龙。何等为四?一者卵生种龙, 二者水生种龙, 三者胎生种龙, 四者化生种龙。是为四种龙。”[1]并罗列以龙为食的金翅鸟“不能得食”的12种龙王:
何等龙王金翅鸟不能得食者?一者娑竭龙王, 二者阿耨达龙王, 三者难头和难龙王, 四者善见龙王, 五者提头赖龙王, 六者伊罗募龙王, 七者善住龙王, 八者迦句龙王, 九者阿于楼龙王, 十者郁旃钵龙王, 十一者揵呵具昙龙王, 十二者监波龙王。金翅鸟皆不能得取是诸龙王食之。此诸龙王皆在山中居止。[1]
又记载了龙王充当坐骑的一则故事:
伊罗摩龙王, 以是种种作神化, 往至天帝释所, 在前住。尔时天帝释, 整衣服着冠帻, 蹈龙王肩上, 坐其顶上。两边各有十六小王侍坐。[1]
由《大楼炭经》中关于金翅鸟以龙为食和帝释天坐龙王顶上的记载, 可以看出在印度佛教中, 龙的地位不高, 主要以护法神的形象出现。同时, 龙也是六道众生之一, 并有善恶之分, 如《高僧传·释法显》就记载法显西行路途中遭遇过恶龙:“有顷至葱岭, 岭冬夏积雪, 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 山路艰危壁立千仞。”[2]
在中国上古的神话中, 龙就是拥有沟通天地、行云布雨等能力的神兽。“龙王”传入中国后, 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 又迅速被本土的道教吸收接纳, 并且结合中国原有的龙文化, 形象越来越饱满、丰富, 地位也不断提高, 进而得到了统治者的承认。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神咒经》记载, 佛教有东南西北中五方龙王:“方青龙神王, 其上首者名曰阿修诃。……南方赤龙神王, 其上首者名曰那头化提。……西方白龙神王, 其上首者名曰诃楼萨叉提。……北方黑龙神王, 其上首者名曰那业提娄。……中央黄龙神王, 其上首者名曰门者罗波提。”[3]唐代开始有正式的祭青、赤、黄、白、黑等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 (1108) 上述五龙受诏封王爵, 其中青龙为广仁王, 赤龙为嘉泽王, 黄龙为孚应王, 白龙为义济王, 黑龙为灵泽王。“皇帝的封赐表明朝廷对民俗龙王正统地位的承认, 如此一来, 中国的龙便被拟人化为龙王, 大小庙宇中所供奉的龙不再是动物的形象, 而是一尊尊披王服戴梁冠、庄严肃穆的龙王。”[4]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 本土传说中的龙就是司雨之神, 而佛经中龙王大多居于海中, 有行云布雨的神通, 因此又强化了司雨这一职能。我国自古重视农耕, 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 人们只能把风调雨顺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灵身上, 因此管理江河湖海、负责行云布雨的龙王就显得格外重要, 历代史籍中建庙祭祀、祈雨活动等记载数不胜数。此外, 龙作为佛教护法的身份也受到统治者重视, 并成为皇帝专属的守护神灵和皇权标志, 在器物、服饰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从佛经中传入的龙王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原有的龙的形象, 之后又被道教、民间信仰所借鉴, 继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改造、发扬成为一种新的信仰, 可以说, 龙王信仰是中外文化交融的典型例证之一。
二、五台山最早的龙王传说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很早即成为文殊道场、佛教圣地。东晋佛驮跋陀罗所译《华严经》云:“东北方有菩萨住处, 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 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 常为说法。”[5]唐澄观《华严经疏》云:“清凉山者, 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6]
五台山“终于以佛教圣地驰名中外, 则与《华严经》的传播有关”[7]。而龙王在《华严经》中多有出现, 且多能“得自在”, 如:
复有毗楼波叉龙王, 于一切龙趣中除灭炽然恐怖救济法门, 而得自在。海龙王, 于一念中能转一切不可思议龙身法门, 而得自在。云乐妙幢龙, 于一切有趣转清净轮闻声法门, 而得自在。须弥普幢龙, 于一切众生示大功德海法门, 而得自在。德叉伽龙, 于离恐怖清净法门, 而得自在。无量步龙, 于示现一切众生无量云超度无量劫住寿法门, 而得自在。焰眼善住龙, 于安立一切世界分别无量佛法示现方便法门, 而得自在。离垢势色龙, 于一切众生离垢欢喜知足入方便法门, 而得自在。普行广圣龙, 于一切善恶音声具满平等观法门, 而得自在。阿那婆达多龙王, 于大悲云荫覆一切众生离苦法门, 而得自在。[5]
因此可以理解, 五台山为何自佛教传入不久就开始出现龙王传说, 并迅速得到发展。唐代慧祥《古清凉传》卷下载:“时有一尼。独往太华池供养。乃见池里有大藟。大龙绕之。侣彼方龙花藟之像也。俄而云雨晴霁。”[8]
宋代释延一所著《广清凉传》记载的龙王传说更多, 如:
无恤台……上有宫池古庙, 隋炀帝避暑于此而居。因说天池, 造立宫室, 龙楼凤阙, 遍满池边。此池, 世传神龙所居。[8]
中台顶上, 有太华池, 方圆二里。天生九曲, 其水湛然色若琉璃, 澄澈见底。池内平处, 有石磊落, 丛石间, 复有名花, 百品交映。神龙宫宅之所在焉。
北台顶上有天井, 下有龙宫, 与白水池相连。[8]
故僧明禅师歌曰:南台秀峙, 龙神归依。春云霭霭, 夏雨霏霏。黑白瞻礼, 失渴忘疲。何罪不灭, 何福不滋。卧于石罅, 而坐神龟。菩萨麻充其龙枝, 罗浮草结作禅衣。居岩咢兮静虑, 履山巅兮寻师。餐松长智, 饵菊除饥。讲说般若, 志行禅师。再睹龙母, 又见龙儿。家施白药, 永离苦衰。[8]
此外, 《广清凉传》卷下还记载了降龙大师在净瓶中蓄养一龙, 逃出后入清水河, 而又被大师重新收入瓶中的故事。宋太宗时五台山僧人释净业献《山门圣境图》、《五龙王图》, “帝遽令展之御座前。忽大雷震, 天无片云, 驶雨滂注。帝大骇曰:‘是何祥也?’师对曰:’五台龙王来朝陛下, 今二龙相见, 当喜故也, 雷雨若是。’”[8]又有僧人惠通观梵仙山五龙, 因为言语傲慢得罪龙神, 招致报复的传说。如此种种, 不一而足。
宋代张商英《续清凉传》则将五台山龙王具体数目计为五百:“夫清凉山者, 大唐东北, 燕赵西南, 山名紫府, 地号清凉。乃菩萨修行之地, 是龙神久住之乡。……文殊现老相之中, 罗睺化婴孩之内。间僧贫道, 多藏五百龙王;病患残疾, 每隐十千菩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