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

民族宗教学的创立

民间信仰 http://www.folkbelief.com 2016-10-08 21:00 出处:网络 作者:未知编辑:@未知
民族宗教学是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其主轴是研究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其核心理念是:“族教和谐,多元互补”。近些年在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推动下,课题组开展了民族宗教学的学理的系统研究,推出《民族宗教学导论》专着,初步搭建了民族宗教学的理论框架。本文主要围绕着民族宗教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主要概念和理论体系展开论述,从发生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角度介绍民族宗教学的基本议题和思路,并阐述中国宗教生态模式。

民族宗教学的创立

牟钟鉴

内容提要:民族宗教学是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其主轴是研究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其核心理念是:“族教和谐,多元互补”。近些年在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推动下,课题组开展了民族宗教学的学理的系统研究,推出《民族宗教学导论》专着,初步搭建了民族宗教学的理论框架。本文主要围绕着民族宗教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主要概念和理论体系展开论述,从发生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角度介绍民族宗教学的基本议题和思路,并阐述中国宗教生态模式。

关键词:民族宗教复合型民族多元通和族教和谐

作者简介: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

民族宗教学是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民族与宗教的关系密切而复杂,对于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但以往民族学与宗教学平行发展,在民族与宗教的关系研究上有空缺。研究宗教学并关心民族宗教问题的几位学界朋友,从20世90年代中期起,就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有学术积累。近些年在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推动下,开展了民族宗教学的学理的系统研究,形成《民族宗教学导论》学术专着,初步搭建了民族宗教学的理论框架。它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为指导,吸收中国古代儒家为代表的民族观、宗教观和西方民族学、宗教学的精华,上承中国当代民族研究、宗教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当今时代的现实,进行综合创新。它是一棵学术幼苗,不完善不成熟,却有着远大前程。民族宗教学的理论构想如下。

一、民族宗教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

民族宗教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探讨民族的宗教性与宗教的民族性,重点是阐释宗教在民族形成、民族演变、民族生活、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上属于宗教学的分支。凡涉及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与民族宗教相关的问题,都在民族宗教学的研究范围和视野之内。从当代民族宗教问题的实际出发,民族宗教学要着重关注两大问题:一是不同宗教在不同民族生存发展、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宗教在多民族国家内和世界范围的民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学界在使用学科名称中,常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并用或混用,原因在于三学科都在研究人类社会及文化,又有国别学术传统的差异。我们认为,从学科发展趋势看,人类学更侧重于人类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学乃是从民族共同体看社会文化,社会学则愈加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民族宗教学是在严格意义上使用民族学的概念,不与一般人类学混用,而专注于研究以民族共同体为载体的宗教。

民族宗教学区别于相邻学科的地方,在于它的主轴是研究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各种议题均围绕这一主轴展开。民族是属于社会实体的范畴,宗教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两者相异又交织,形成复杂、动态的对立统一关系,其间的种种情形与变化远未被人们自觉认识,现实中的重大民族宗教问题得不到深刻的解释。全面揭示民族与宗教之间多重交错关系,进而阐述民族宗教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作用,正是民族宗教学的主要任务。

民族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民族学与宗教学相结合为特色,并综合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政治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在诸多研究方法中,广泛运用类型分析方法是民族宗教学研究方法的突出之点,即: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国内外民族宗教类型,研究说明其间的异同。因此,它的视野是跨文化比较研究,它以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又不停留在现象描述上;重视理论概括,又不停留在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层面上;而要以经验材料为依据对民族宗教进行文化模式的理论提炼和分类说明。此外,民族宗教学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关心当代民族宗教问题的最新动向与特点,使研究贴近时代,保持鲜活的生命。

二、民族宗教学主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一)民族

1、民族概念的内涵

参照诸家之说,提出关于民族的定义如下:民族是历史上人们在共同祖源认同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是在与它族交往比照中产生一体感,意识到自身具有共同文化共同命运的稳定的社会人群。祖源认同、文化认同、民族意识是民族形成的三要素,而共同文化传统则是民族的根本尺度。民族文化是指特色鲜明、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形成牢固传统的文化,因此主要是民俗文化和信仰文化,并由此形成特定的共同心理、共同情感和共同气质。宗教往往为许多民族提供价值理想和精神支柱,处于民族文化的核心或深层位置,成为维系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宗教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也就在这里。

2、民族概念的外延

在国内外民族学界,不仅对民族概念的理解多有差异,而且在民族的分类上也各有不同。以地域分类者有之,以经济分类者有之,以人种分类者有之,以语言分类者有之,以宗教分类者有之。民族宗教学则依据民族的产生、发展、形态的不同对民族进行分类,避免平面化和静态化的缺陷。

(1)原生型民族。民族形成后,一直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相对独立发展,在血缘与文化上未与其他民族发生大交融,也未被他族同化。如犹太族、羌族等。

(2)融合型民族。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血统交杂混血,文化多元汇合,往往形成较多人口,地域分布较广,内部有较大差异性、多样性的大型民族共同体。如汉族、俄罗斯族、印度斯坦族,以汉族最为典型。

(3)衍生型民族。是晚生民族,在民族交往和分化中形成。如中国回族、前南地区穆斯林族,印巴分治后形成两大新的民族。

(4)复合型民族。由许多单元民族复合成更大的民族共同体,内部形成双层结构。复合型民族不等于多民族国家,不单纯依靠政治的力量,文化认同比政治认同更根本,仍然是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而祖源认同被相对淡化。中华民族是最典型的复合型民族。费孝通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他称之为“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此外,美利坚族、阿拉伯族都具有复合型民族特征,又各有差异。“复合型民族”的提出是民族宗教学的理论创新,有助于我们打破平面化视域,认识民族存在形态的复杂结构,认识民族关系的交错重叠,这一立体化的新视角增加了对实际生活的解释力。

(5)集合型民族。它是前复合型民族的民族集合体,既有相当程度的文化亲缘关系,又更多地依靠政治、经济共同利益的推动,一批民族结成地区性、跨民族的更大的民族集团,但内部各民族独立性很强,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联合。欧盟便是典型,它不纯粹是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联盟,也有共同文化(特别是基督教)的背景。土耳其迟迟不能加入欧盟,信奉伊斯兰教是一个重要障碍。

(二)宗教

1、宗教概念的内涵

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吕大吉根据恩格斯关于宗教信仰的定义,扩展为“宗教四要素说”(即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宗教组织与制度),用以完整地揭示

宗教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多层结构,得到社会广泛认同。我们认为:宗教不仅是一种超世的精神信仰,也是一种信仰支配下的社会实体、社会力量,而且还是一种信仰影响下的社会文化。

2、宗教概念的外延

学界对宗教的分类,有语言学的分类、进化论的分类、现象学的分类、社会学的分类等,而以进化论的分类影响最大。标准不同,分类自然有异,各有自身的价值。

历时性的分类有多种:其一,部落(原始)宗教、民族宗教、世界宗教;其二,灵魂崇拜、自然崇拜、多神教、一神教;其三,自然宗教、伦理宗教、普世宗教;其四,自然宗教、神学宗教、道德宗教;其五,原生性宗教、创生性宗教;其六,传统宗教、新兴宗教,等等。

共时性的分类亦有多种:其一,多神教、一神教、泛神教;其二,制度宗教、民间宗教、习俗宗教;其三,宗教文化圈,如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佛教文化圈、萨满教文化圈,等等。

(三)民族宗教

传统的文化进化论所说的民族宗教,是指氏族一部落之后与民族或民族国家相结合的宗教,尚未突破民族的范围,不是世界性宗教。如:印度教、锡克教、神道教、犹太教、道教等。

在实际生活中,“民族宗教”的应用范围扩大了,它泛指世界上各民族的宗教,包括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由于人们从民族与宗教关系上看宗教,便把一切宗教视为民族宗教。如在中国,人们把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萨满教,称之为民族宗教,也把少数民族信仰的基督教称为民族宗教。其深层原因在于,一切民族都有宗教性,一切宗教都有民族性。世界三大宗教超越了一族一国,但其经典教义仍然保持着鲜明的地区民族特色,其世界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在新的地区民族化的过程,在现代国际生活中它们代表着不同民族集团的诉求,并没有变成真正普世的人类宗教。因此,民族宗教学所使用的“民族宗教”概念,既包括狭义上的族教合一的宗教,也指称与民族问题相联系的一切宗教,当然包括世界宗教和汉族宗教。

三、民族宗教学的核心理念、主要议题及思路

民族宗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族教和谐,多元互补”。按世界民族的一般情形,民族是宗教的社会载体,宗教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宗教是民族认同、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宗教可以促进民族交流、和解与社会稳定,发挥传承文化、维系道德、利益大众的积极作用;宗教也可以为民族极端势力或大民族主义所利用,加剧民族矛盾与冲突,也由于宗教自身的排它性而发生宗教之间、教派之间的纷争与流血,严重损害民族之间或民族内部的和谐与合作。民族宗教学在价值观上不持中立态度,它批评一切文明中心论、文化霸权论和文明冲突论,认同文明多元论、文化平等论和文明对话论。文明的进步必然表现为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民族与宗教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必须确立和实践民族宗教的多元和谐、平等对话、共生共荣的现代文明原则,促进民族宗教之内之间的和解,以期达到世界的永久和平。这是民族宗教学的基本认知和宗旨所在。其主要议题与思路如下:

(一)从发生学的角度阐释宗教在民族形成中的作用

从氏族到民族,就是从血缘集团到文化共同体,宗教是文化的决定因素:一是超越氏族祖先,寻找各氏族共同认可的英雄祖先,形成远祖崇拜,确定民族起源的神圣代表。二是氏族图腾扩大为民族标志,或构建综合图腾作为民族徽号,如龙图腾成为华夏族的文化符号。三是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基础上,形成至上神(天神)崇拜,为古邦国和民族国家的出现提供信仰上的合法性和根据。宗教的认同性与排异性推动了民族自身的认同及与他族的相异,这是人类早期民族史的共同历程。

(二)融摄历史学的视野,阐释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历史

1、宗教限于民族

古代社会,宗教是民族文化包罗万象的纲领,神是民族的保护神,是自然与社会的主宰者和人间行为的监督者。中国古代,“敬天法祖”是华夏祖的民族宗教,具有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是全民族的普遍信仰。

2、宗教超越民族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原先都是民族宗教,因其信仰的普世性因素,在世界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下,或在世界性帝国的扩展中,逐步突破民族的界域,成为世界宗教。世界化与民族化同时并进,使三大教在保持其核心教义的同时,在教理、活动、组织等方面出现多样形态。它们是跨民族的,又是贯穿民族的。

3、民族超越宗教

近代民族主义运动中,欧洲纷纷建立民族国家,打破基督教教权一统天下,民族成为主身份,宗教成为次身份。在奥斯曼帝国瓦解以后,伊斯兰教共同体分化出许多民族国家,世界性教权不复存在。佛教没有建立世界性帝国,民族国家的建立无须大力突破佛教,但使教权服从政权,并赋予佛教以更鲜明的民族国家色彩。

4、在当代民族与宗教关系错综复杂

现代文明发展,政教分离、教育与宗教分离是大趋势,因此,一般情形下,民族身份是主要的,宗教身份是从属的,民族关系决定宗教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宗教身份突显出来,盖过民族身份。一个民族依据形势的变化,使民族身份与宗教身份交替隐显。有些民族,族教关系紧密;有些民族,族教关系疏松。有些民族,宗教是其民族精神的旗帜;有些民族,宗教是其民族文化的底色。宗教既可以加强民族凝聚力(特别是全民一教的民族),又可以分裂民族(或因教际冲突,或因教派冲突),成为离心力。宗教与时俱进,可以推动民族进步,社会繁荣;宗教保守偏激,则会迟滞民族发展,破坏社会稳定。在民族关系上,宗教开明人士能够发挥宗教的桥梁作用,促进文明对话;宗教极端势力亦可以使宗教成为民族和解的障碍,加剧文明的冲突。

(三)融摄社会学的视野,阐释民族宗教与社会要素的互动关系

1、影响民族与宗教关系的四大要素:民族、国家、宗教、意识形态

民族是一种稳定的非组织化的常处隐性状态的社会共同体。国家是处理民族矛盾的机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有时一致、有时交错,都具有信仰的终极性。宗教是古代多数国家的意识形态。近现代国家,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宗教被边缘化。冷战结束以后,民族主义成为各国最强而有力的意识形态,并常伴有宗教的巨大影响。

2、影响民族与宗教关系的四个维度:民族、宗教、经济、政教关系。

在不同经济类型(渔猎、农牧、工商、全球化)中,民族宗教关系亦不相同。政权影响民族宗教关系最为直接。政教关系四种类型:政教合一、神学政治、政主教从、政教分离。不同类型的社会,民族宗教关系的形态亦不同。

3、民族、宗教、国家相互组合的四种模式:一族、一教、一国;一族、多教、一国;多族、多国、同教;多族、多教、一国。第一种模式中族教关系最为紧密。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宗教信仰自由度和移民的增加,一国而多族多教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化,国家的开放度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能力成为影响民族宗教关系的关键因素。

4、当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是宗教与政权相分离,与国民教育相分离,与民族现代化事业相分离,宗教退出公法领域,信仰成为公民私事,教会作为非政府组织在法律范围内活动。而在宗教传统深厚

的国家,宗教仍然是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精神高度结合;即使实行政教分离的发达国家,宗教依然是主体民族文化的底色,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影响国家政治理念、政治人物与外交政策,在公民身份背后,民族身份和宗教身份并未消失,仍在发挥作用。所以公民投票在很大程度上是特定民族成员和特定宗教信徒在投票,这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四)融摄文化学的视野,阐释不同类型民族文化中宗教的作用

1、基督教与欧美民族文化

现代西方欧美文化是在古希伯来宗教文化和古希腊人本文化互动中发展出来的。基督教提供了精神信仰、人生价值和社会道德原则。希腊哲学提供了科学理性和人文哲学。两者互相渗透又互相冲突、互为主导。欧洲中世纪上千年,基督教神学占压倒优势,延缓了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近代启蒙运动,冲破基督教文化垄断,发扬人文理性、科学理性精神,促进了科技文明和资本主义工商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督教通过改革,增加了宽容精神,接纳了人道主义,退出政权系统、国民教育和科学研究,出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伦理。两希文化取得一个新的平衡。

在现代西方社会文化中,基督教已不能主导一切,在市场经济推动下,世俗文化特别是功利主义和时尚文化昌盛不衰。但基督教仍然是西方民族文化的底色,在现实中,它固守信仰和道德阵地,并保持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而普遍的影响。在美国,基督教为多数人信奉,教会一向活跃,对社会政治、道德、民俗、外交都在不断发挥作用。美国是移民社会,而其核心价值来自基督新教,美国人有很深的“白种人的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ASP)情结,它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

2、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民族文化

阿拉伯民族的认同主要体现为对伊斯兰教的认同,民族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合为一体。近现代阿拉伯世界出现许多民族国家,而跨国界的复合型阿拉伯民族的主身份标志还是伊斯兰教。有的保持政教合一,有的政权世俗化却仍以伊斯兰教为国家意识形态。宗教与民族意识、民俗文化紧密结合,成为民众的生活方式。哲学、伦理、法学、文学、艺术都有浓郁的伊斯兰教色彩。可以说,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总是具有伊斯兰教的鲜明印记。

3、印度教与印度民族文化

印度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最久的多神的民族国家宗教,是印度斯坦族的主体信仰。它经历过古代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三个历史阶段,至今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与印度民族性相结合,主导着多数印度人的精神世界,全面影响着印度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民俗。印度实行政教分离,国家意识形态交织着西方价值观和印度教两种倾向。历史上佛教兴起,以众生平等的教义冲击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和民族界域,终因传统习惯力量深固,而被挤出主流社会,新婆罗门教复兴,是为印度教。同时传人伊斯兰教,出现锡克教等教派。佛教则走出印度,走向世界。印度教同印度民族的关系,与伊斯兰教同阿拉伯民族的关系有所不同:前者是多神的民族国家宗教,后者是一神的世界性宗教。

4、宗教与中华民族文化。(见[六])

(五)融摄政治学的视野,阐释民族宗教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冷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矛盾下降,民族矛盾上升为当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民族身份和宗教身份突显出来。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所造成的冲突与对抗,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和焦点。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权益得失不平衡,文化成为民族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软实力,受到空前关注,宗教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神力量日益重要。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失落、道德滑坡引起人们的忧虑,宗教重新成为人们的心灵渴求。

2、以基督教为背景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以伊斯兰教为背景的穆斯林国家之间在经济利益、价值观念上的斗争,成为诸多国际政治矛盾的重心所在。这里既有历史上的恩怨,又有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的斗争,也有文明理念的冲突。

3、霸权主义孳生国家暴力与侵略战争,民族宗教极端主义孳生暴力恐怖主义,互为因果,成为人类和平安宁的最大威胁。

4、宗教成为地区性民族冲突的重要因素。例如巴以冲突,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冲突,都因民族因素与宗教因素交织而复杂化,不易解决。

5、当代族教关系有四种类型:一是整体性族教矛盾,多数民族成员介入,最难解决;二是部分性族教矛盾,只涉及局部利益;三是移民性族教矛盾,往往牵动跨国的民族宗教感情;四是文化传播性族教关系,如佛教的跨族跨国传布,没有强权与武力的介入,宗教成为民族关系的桥梁。

6、民族与宗教感情都可以激发出极大的能量。民族宗教的极端主义是民族对抗的催化剂、助燃剂;民族宗教的理性能够化解民族仇恨,促进民族合作。没有民族宗教之间的和平,就不会有世界和平,所以推动民族和解、宗教对话,是世界的当务之急。

应当看到,世界上多民族多宗教及其文化差异,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生活中比政治、经济更稳定更长久的重要因素。民族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与演变,在健康理念的引导下,都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温和主义要成为主流,能够彼此尊重,实行“和而不同”的原则。我们要反对和抑制偏激的尚斗的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提倡理性的贵和的民族主义和宗教宽容,平等对待民族宗教的“他者”,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境界转型。

(六)中华民族多元通和模式下的民族宗教

1、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国家,它的民族格局是多元一体,它的信仰格局是多元通和,两者是对应的。这种模式与基督教为底色的欧美模式、伊斯兰教为覆盖的阿拉伯模式、印度教为主导的印度模式都不相同,是第四大信仰模式。

2、中华民族信仰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的主要内涵与特征。一是它的文化基因具有综合性,宗教信仰从开始就是多神、多教,而且一直延续下来,文化源头上没有一神教的传统。二是它的信仰文化长时期是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并行又互补,人道引导神道,神道辅助人道,没有出现神权统治社会及人学与神学对决的情况。三是它的宗教具有多样性,包容各民族的特殊信仰,又以敬天法祖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基础性信仰,以儒家礼教为轴心。四是宗教关系以和谐为主旋律,摩擦与冲突是支流,而且各教之间渐行渐近,互相渗透沟通,传统宗教之间没有发生宗教战争和对异端的迫害。五是以儒、佛、道为核心向外开放,包纳各族民间信仰,不断吸收外来的宗教与哲学,并使之中国化。六是政教关系上是政主教从,儒家人学是主流意识形态,宗教始终处在从属地位。七是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知识界重哲学轻宗教,民众中则流行多神崇拜,汉族没有主导性宗教;少数民族信教人数比重大,信仰虔诚度高,特别是基本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的民族,民族与宗教密切交织,民族的宗教性与宗教的民族性都比汉族强烈得多,同时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普遍接受儒家礼教道德的熏陶而具有共通性。这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信仰文化上的体现。

3、多元通和模式的成因。第一,民族融合未采取“文化替代”方式,而采取“文化综合”方式,汉族的“混血”带来文化的“混血”。第二,地理单元的整体性与半封闭半开放状态,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达,使各族不断向中原汇聚,又不断向边疆辐射,有利于文化多元通和,有中心,有外层。第三,长期的农业文明与家族社会,养成中华民族和平、礼让、互助的品格。第四,传统社会三大精神支柱:儒、佛、道三教和三教宗师孔子、老子、释迦牟尼,都强调以人为本、仁爱慈悲、和而不同、平等宽容、中和不偏,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信仰文化和不断进入的外来文化。

4、信仰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是中华优良传统,要继承和发扬。它最有益于多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多样性文化在互尊互学中共同发展;可以避免由于民族宗教的差异而引起冲突与对抗;也有益于一神教减弱其排他性,成为其他宗教的好邻居。同时这一模式也可为建设多民族多宗教的和谐世界,提供中国的智慧和经验。

费孝通先生论文化自觉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主张民族之间要自爱与互爱,自尊与互尊,自信与互信,最能表达民族平等的真精神,可以成为当代文明对待民族宗教关系的普遍规则,如能走向世界,将是人类一大幸事。

(责任编辑郑筱筠)

出自: 《世界宗教文化 》 2010年6期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