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多神国家,以往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信奉着许许多多的神灵。这些神灵,有土生土长的,也有外来的,有来自某个宗教的,也有来自世俗创造的,有远在高天幽冥的,也有杂处人间的。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要算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对已往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蔡少卿
[摘要]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它们的信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民间长盛不衰,并拥有广泛的信众,遍跨许多国家。其信仰崇拜的原因在于人避灾祈祷的功利实用目的和态度。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给人们精神支柱,起安定社会的作用,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助于祖国的完全统一和现代化。
[关键词] 关帝;观音;妈祖;民间信仰
中国是一个多神国家,以往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信奉着许许多多的神灵。这些神灵,有土生土长的,也有外来的,有来自某个宗教的,也有来自世俗创造的,有远在高天幽冥的,也有杂处人间的。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要算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对已往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信仰的特点
综观中国民间关帝、观音、妈祖信仰的发展演变,我觉得它们有三个基本相同的特点:
(一) 信仰的悠久和持续性
关帝即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解虞县) 。他身强体壮,武艺过人,讲究义气,好打抱不平。曾因某县令的小舅子强占民女,关羽大怒,闯进县衙,杀了县令及其小舅子,然后逃到潼关和涿郡。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关羽亡命奔涿郡,适逢刘备在乡里招兵买马,他与张飞于是前往投奔,誓共生死,恩若兄弟。后世即传为“桃园三结义”。官渡之战前,曹操分兵东征,大败刘备,关羽被俘。曹操封他为偏将军、汉寿亭侯。以后他仍投奔刘备,镇守荆州。刘备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率部攻曹军。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后孙权派人击荆州,关羽骄傲轻敌,兵败被杀,死后被谥为“壮缪侯”,并在其死处湖北当阳玉泉山立祠祭祀。从实际情况看,关羽生前最大的军衔是“前将军”,最高的封爵为“汉寿亭侯”,他身上不具多大的神通。因此,在死后很长的时期里,关羽在民间并没有多大影响。但到宋代以后,由于帝王们的推崇,以及元末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关羽于是名声大振,地位青云直上,无比显赫,关羽庙在全国建立起来。宋哲宗封他为“显烈王”,宋徽宗封他为“义勇武安王”。元代封他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到了明代,明神宗加封他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顺治皇帝则加封他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关羽由一介武将,上升为“王”、“帝”以至“大帝”。在小说《三国演义》以及许多戏剧中,他也被描绘成极为完美的勇武和忠义的化身。因此,上千年来,关帝不仅成为民间供奉膜拜的神明,而且持续成为封建国家祭祀的神祗和皇家的保护神。
观音在佛教中,是西方极乐净土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肋侍“, 西方三圣”之一。观音信仰最早在三国时期传到中国,开始时是男子形象,南北朝时,由于佛教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出家的尼姑和在家的女居士骤增,为了适应广大妇女群众的信仰需求,观音变成一位和蔼可亲、“汉化”了的女性。而且佛经中也说观音大慈大悲,富有慈母之爱、女性之美,观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女菩萨。自唐代以来,观音信仰日盛一日。在民间传说中,观音常以种种化身解救众生。佛经《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人们只要口念“观世音菩萨”,观音便会跑来解救。正是因其方法简便,所以一千多年来,观音信仰深入人心,经久不衰。
妈祖是位海神,本名林默,祖籍福建莆田,生于公元960 年,即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三日。她水性极好,经常救助海上遇难的客商、渔民。公元987 年,即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九日,她因在海上抢救遇险的船民,不幸牺牲,年仅27岁。传说妈祖9月9日登上湄洲妙峰山顶,众人但见彩云飘飘,布合升化,宾天而去,她升仙做海神去了。人们便修起祠堂,来纪念这位神女。千余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妈祖显灵救人于海上的故事。她不仅帮助普通百姓除暴安良、消忧解难,为船户指点迷津、平息风浪;还帮助官军剿灭海寇,为国助战,屡建军功。因此,统治者也非常尊敬她。自宋至清,历代帝王给予褒奖、加封多达40余次,遣使、谒拜、参祭、建庙不计其数。其神位越升越高,影响越来越大,天后宫和妈祖庙遍布沿海各地,出海的人经常去祭祀,以求得她的保佑。
由上述可见,关帝、观音、妈祖的信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是长盛不衰的民间信仰,这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
(二) 信众的广泛和跨国性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的信众可以说是最为广泛的,关帝庙、观音寺、天后宫遍布各地,不计其数。据《京师乾隆地图》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城内的关帝庙达116 座,为各种庙宇之首; 观音寺有106 座,仅次于关帝庙。妈祖庙、天后宫之数,在福建一带,有的县竟达千座,几乎村村镇镇建庙。正如宋朝龙图阁学士刘克庄所说:“妃庙遍于莆,凡大墟市小聚落皆有之。”(《后村先生大全》卷九十) 它们的名称和尊号极多,关羽有关帝、关圣、关王、关圣帝君、荡魔真君、伏魔大帝等;观音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白衣观音、千眼千臂观音等;妈祖有海神、海神娘娘、天、天后、天后娘娘、天上圣母等。它们的信众,上自封建王朝的帝王将相、地主士绅、富商大贾,下至平民百姓、三教九流、无业游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甚至在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也都有它们的信徒。改革开放以后,笔者曾访问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华人聚居的唐人街,几乎都能见到关帝、观音和天后的神像和寺庙,在海外华人的家里,大多供奉着它们的神像。笔者考察了澳大利亚的巴勒拉特(Ballarat) 、本迪戈(Bendigo) 等当年华工汇聚的金矿区,那里建立的关帝庙,至今遗址尚存。在悉尼和墨尔本的四邑会馆和冈州会馆,以及洪门忠义堂内,都供奉着巨大的关帝神像。总之,在日本、韩国、朝鲜、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古巴、法国、英国、丹麦、挪威等遍布东南亚、欧洲、美洲、澳洲的华人华侨中,都有关帝、观音、妈祖的信徒,可以说,这些信仰超越了政治、国界、阶层、民族甚至教派的界线。
(三) 崇拜的实用功利性
正如许多研究者所说的,中国人信仰神灵的基本目的和态度,就是避灾祈福,功利实用性非常明显。中国人如此广泛热衷于关帝、观音、妈祖信仰,而且历久不衰,目的也在于此。
首先,我们来看关帝信仰。由于帝王们的推崇,小说戏剧的渲染,关羽被说成是一位义气千秋、忠贞不二、见义勇为的好汉,是“千古英雄第一人”,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消灾治病、驱邪避恶、罚叛逆,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全能“神力”,所以,从封建统治者,到民间各行各业,妇孺老幼,都对他顶礼膜拜。统治者宣扬他、崇拜他,其目的是利用关公的忠义来教化臣民,以求“国泰民安”,巩固他们的统治。士人们膜拜他,是为了科举仕途的顺利。商人们把他奉作财神和信守商业契约之神,是为买卖顺利,发财致富。平民百姓崇拜他,是为祛病去灾,求得平安。将士们把他作为战神,是为鼓舞士气,勇敢杀敌。太平军曾以关公的忠勇为榜样“, 扫灭世间妖精百万,英雄胜比汉关张”(《天情道理书》) 。义和团内也设关帝像,以神咒的方式,求得他杀敌的神力。江湖上的天地会、哥老会、青红帮敬祀关帝,是将他作为异姓结拜、缓急相济、患难相助的义气楷模。早期出海的华工华侨崇拜他,则把他作为在异国免遭灾难、发财致富、早日平安返乡的保护神。在许多老华侨中,至今还有“关帝显灵”的传说。
其次,说到观音的信仰。观音的名号,原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是个解救众生苦难的神佛。据《法华经•普门品》说,众生遇到水旱灾害、社会苦难和各种烦恼,只要口念一声“观世音菩萨”,观音即会前来解救。在旧中国,自然灾害不断,战乱频仍,人民颠沛流离,生活极度痛苦,于是观音就成了他们心目中摆脱苦难的救星。而且观音救助苦难生灵,不分贵贱,有求必应,因此信众特别多。尤其是观音在中国变成女菩萨以后,妇女们几乎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寻求观音菩萨的保佑。就妇女的特殊身份来说,她们一生最大的难处便是生孩子,据说许多妇女在临产时,痛苦万分,常在阵痛恍惚之间求助观音,有人干脆大声呼喊“观世音菩萨”,以求分娩顺利。还有,民间百姓有长久不得子者,也常乞求观音,保佑其早得贵子“, 送子观音”的称号即由此而生。顾铁卿在《清嘉录》卷二中说:“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辰,仕女集殿庭柱香,或施佛前长明油灯,以保安康,或供长幅云:‘求子得子,即生小儿,则于观音座下皈依寄名,可保长寿’。”江南以及闽、粤、台湾等地,都相信送子观音,台湾民间还有“观音妈”之称。
再次,妈祖信仰的实用性、目的性,也十分明显。宋元以来,朝廷所需补给大多通过漕运抵达京师,每年有数百万石粮食运送,要通过数千里的海道,十分艰险。另外,海上通商航运与剿灭海寇的军事战争,也须臾有险。为了完成使命,船夫和将士们就要寻求精神支柱,海神妈祖恰是他们最好的救命恩神。因此,自宋代以来,与漕运、通商和渔业相关的许多沿海城镇,如直沽(天津) 、扬州、南京、平江、周至、泉州、福州、兴化等地,都修建了天妃宫。明代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是举世闻名的壮举。郑和宣称在海上屡得“天妃神显灵应,默伽佑相”。为此永乐皇帝下令,在湄洲、长乐、太仓、南京以及京师北京建天妃庙宇,还亲自写了《南京弘仁普济天妃宫碑》的碑文,以表彰天妃的“功德”。
平民百姓崇奉妈祖的动因,无非是追求平安、幸福和友善。处于江河湖海的百姓,首先是为了出海经商、打鱼的平安。在天灾人祸、兵荒马乱的年代,百姓虔敬妈祖,都为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加之妈祖是位女性神,据说她还有帮助妇女生儿育女、保护孩童的“功能”,所以很多地方的天后宫,每年进香朝拜的信徒中妇女占了绝大多数。
人类的历史实践表明,无论是天上的神,还是地上的人,只要他们具有高尚的德性并造福于人,人们就会永志不忘地纪念他们、崇奉他们。关帝和妈祖原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前者是讲究义气、忠贞不二、见义勇为的英雄好汉;后者是水性极好、舍己为人、救助海上遇难客商和渔民的女英雄。观音原是从印度传入的善神,能使盲人复明,病者康复,残者健全,不育者生子。他们都为人们做过许多好事,且德性高尚,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敬仰和崇拜。
二、社会功能
关帝、观音、妈祖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究竟有什么作用,或者说它们的社会功能如何呢? 我个人认为,其主要社会功能有二。
(一) 给人们精神支柱,起安定社会的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要有精神寄托、心灵慰藉和心态的平衡,人人都向往和平幸福。但是,实际生活尤其是在旧中国,人们经常会遇到天灾人祸和种种不平。在灾祸不平无法和无力克服之际,神佛就站了出来,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而且,人们根据各自的需求,都能找到相应的神明。例如,早期出海淘金、筑路的华工,他们遭到洋人的排挤欺压,病痛的折磨,在痛苦无告、哭诉无门的情况下,只有寻求关帝的保佑。因此,他们在聚居地建起了关帝庙,不仅供人们祀拜,而且还兼收病员。又如,出海的船民,在茫茫雾海中,经常会遇到狂风恶浪。舟楫迷航,危在旦夕,他们自然会寻求海神妈祖的救助。因此出海的人群经常要祭祀妈祖,想起妈祖他们便有了安全感。再如,广大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为了早得贵子和分娩的顺利,大多要乞求观音菩萨的保佑。尽管这些神佛并不能满足世俗的一切愿望,但他们能给人们带来精神的安慰和幻想的幸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安定情绪、安定社会的客观作用。
(二) 具有民族的凝聚力,在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大业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关帝、观音、妈祖信仰在我国民间已有千年左右的历史,信众十分广泛。这种民俗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炎黄子孙的联系纽带,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能把我们民族中的各个分子凝聚起来,合为一体。我们以妈祖信仰为例,它发源于我国大陆,很长时期以来,已成为大陆与港、澳、台人民的共同信仰。据学者研究,澳门在明代成化年间已建有妈祖庙,葡萄牙殖民者侵入澳门时,不知这里的地名,就以当地妈阁(妈祖) 庙名称呼该地(妈阁英文为Macao ,葡文为Macau) ,澳门之名即由此而来。澳门的俗句说,“先有妈阁,后有澳门”,可见该地妈祖信仰之悠久。在香港,妈祖信仰也极盛,其庙宇之多,分布之广,香客之众,场面之大,为其它信仰所不及。妈祖在台湾也极受崇拜。全岛的妈祖庙、天妃宫有五六百座,北港的朝天宫为世界三大天后宫之一,每年进香朝拜的信徒达百万以上。正是这种共同信仰,构成了大陆与港澳同胞之间、大陆与台湾同胞之间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这种民俗文化的民族凝聚力作用,愈来愈为有识之士和各地政府所认识。近年来,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太湖风景区建立了一座宏大的妈祖庙,庙宇左侧的山头,竖立着象征由港、澳、台、大陆四部分合成的统一柱。这个景点就命名为“统一家园”,据说每年有很多港、澳、台同胞来此旅游,在妈祖庙烧香叩拜。2003 年9 月9 日,这里举行了一次纪念妈祖逝世1043 周年的盛大活动,数百名港、澳、台人士应邀前来参加。无疑,这些活动和举措,对于招商引资和促进祖国的统一,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现在已有数千万华侨华人散布在世界各地。远在美洲、澳洲、东南亚等地的海外侨胞,很多人离开祖国已经两三代,有的甚至已经五六代。这些人的语言、服装也许都已改变,但正如他们过年过节时要耍狮子、舞龙灯、吃饺子,过中国的民族节日那样,他们在信仰方面也仍保持着拜关帝、观音、天后的民族习俗。他们情系故国,时刻关注祖国的灾祥兴替。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他们在资财和人力方面作了很大的支援,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首先来祖国大陆投资的,还是我们在海外的炎黄后裔,他们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民间信仰、民俗文化的民族凝聚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在实现祖国完全的统一和进一步现代化过程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原标题: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以关帝、观音和妈祖为例)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精彩评论